查看原文
其他

林颖:未应磨染是初心——“跨域”法官的成长路 | 青法·上善青年

上海青浦法院 上海青浦法院 2023-01-04

Qing Pu

青春孕育无限希望,青年创造美好明天。上海青浦法院“上善青年”评选活动如约而至,6位青年候选人经层层选拔脱颖而出。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勤恳耕耘、砥砺奋进,在收获自我成长的同时,也展现了青浦法院“奋斗为本 追求卓越”的本色。


青春正当时,他们用奋斗书写最美年华。让我们聆听他们的成长故事,本期走近商事审判庭林颖。


 林 颖   商事审判庭


岁月因青春慨然以赴而更加静好,世间因少年挺身向前更加瑰丽。我是林颖,一名“跨域”法官。2011年,我过关斩将进入了上海青浦法院。先后在民四庭、诉调对接中心、商事审判庭等多部门、多岗位历练。历经8年沉淀,在2019年,我以优异的成绩入额,成为了一名商事法官。


01

跨越山海,我以恒心得匠心


我出生在广西一个医学世家。跨越千里,来沪学法,只因父亲曾言“医生治愈的是人,法官治愈的是社会”。 


商事案件专业性强、审理效率要求高,对区域营商环境影响重大。入额之初,我就面临着部门内新老法官断层的困境。如何迅速成长,成为了考验我的第一道难题。皓首穷经,迭代知识储备,进行头脑风暴成为了我此后工作的常态。


与心目中高大上的商事案件不同,青浦区涉农案件比例较高。如果说公司法是我的专业,那么三农问题,我却是“门外汉”。于是,原来满屏自拍的手机相册变成了“文献截图册”。摸着石头,我边学边办。在一起农民专业合作社提起的财产损害赔偿案件中,被告认为该合作社实际系违规外包,非农承包人不具有代表合作社的成员资格。不论在理论还是实务领域,相关问题的研究十分有限。为了厘清争点,我只能采取“笨”办法,下苦功夫。2个月里,我浏览、梳理了中国裁判文书网542份判决书,走访、询问了合作社8个理事成员,给相关专家拨通了近10个请教电话,最终作出了胜败皆服的判决,撰写文章录入上海市高院精选论文。



凭着不畏难的韧劲,我在保持年均200多件高位结案的同时,注重实务调研成果的转化。撰写的报告、论文、案例等获评妇女权益保障调研报告一等奖、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法院“十大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”、年度十佳案例等。调研成果并被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、中国上海司法智库刊录。喜悦之余时常思考,办案之外,我还能再做些什么?


02

跨越限域,我以真心鉴初心


记得审理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时,每次一早,老人家们就会将法庭挤得满满当当,从细数对于物业服务的各种不满延伸到相关问题的法律咨询。可每当得到我们的回应,他们总会下意识地问:“是这样吗,不会是想调解才这么说的吧?”面对他们怀疑的眼神,我意识到法庭并非普法宣传的最佳场所,法宣阵地前移势在必行。


2017、2018年,我先后组建了“青法之声”法宣志愿者团队、巾帼志愿服务队。一改“判决之外,法官无言”的观念,为法院代言,为法治发声,用主动性打破公众认知上的差异感,用透明度换取公众心中的信任度。成立至今,我们通过公众开放日、模拟法庭、巡回审判、法律咨询等近百次的法宣活动,深入宣传法院在审判工作、司法改革和队伍建设中取得的成效,展现落实司法为民、服务和保障经济建设的做法。同时通过法宣刊物和新媒体有效推进成果的展示和转化。团队因此被评为青浦区优秀志愿团队。



03

跨越领域,我以静心守本心


年幼时,父亲常说,作为医生,患者面对血流满面时的恐惧发抖和声嘶力竭的哭喊,都不能影响医生找寻伤口本源和制定医疗方案的思考。长大后,发现法官亦然。不仅因为法官举手投足关乎司法形象,更是因为克制情感,不被强烈情绪所裹挟,才能尽己所能,发掘真相,公正裁判。


说易行难。如何在激烈情感与矛盾交锋中保持克制和冷静,是每个法官的漫长“修行”。入额之初的那通长达3个多小时的电话,让我至今记忆犹新。电话中不堪生活重负的妻子,面对丈夫即将要偿付的巨额债务,奔溃了。在哭泣、咒骂2个多小时后,她终于冷静下来:“对不起,林法官,我只是控制不住我的情绪。谢谢您的耐心帮助,我也为刚才说过的难听的话向您道歉,我只是接受不了现实,我以后的生活怎么办……” 


面对纷繁复杂的案件,世人总希望法官能够拥有近乎完美的人格与能力。可是,面对法律之外诸多无法解决的难题,他们一样会自责、挫败、委屈、失落、迷茫……如何避免情绪内耗成了我法官生涯的又一道难关。为此,我尝试过健身运动,也尝试过收听音乐,可总也避免不了同时思考案情的一心二用。“白雪乱纤手,绿水清虚心。”李白的诗无意间为我解锁了“斜杠中年”的新技能——古筝。从最初的左右手协调,到节奏把握,再到灵魂情感,学琴的过程需要全情投入。放空身心之余,我渐渐地沉淀内心,调整情绪和工作的节奏。也慢慢体悟到办案如弹琴,没有情感的程式难免失之灵气,流于匠气,和谐乐章离不开真情实意的本心。



一撇一捺成其为人,一撇为理性,一捺为情感。任何职业的长期从事,必会对从业者的性格形成某种塑造,这是职业的力量,也是潜移默化的功效。我希望,在专业理性之外,我能坚守自己最初的本心,成为一个更具温度的法官,虽不一定能够感同身受,至少冷静却不冷峻。



医生特鲁多曾经说,一个好医生是“有时治愈,常常帮助,总是安慰”。这句话对于法官同样适用。法官不能解决社会所有的问题,但是我们却能以庭内外不同的方式给予帮助,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时刻感受司法的公平正义与关怀温度。跨域,变的是地域、限域与领域,不变的是匠心、初心与本心。


撰稿 | 林 颖

编辑 | 崔缤予


☝ 上海青浦法院邀请市人大代表开展“沉浸式”联络活动

☝ 一笔费用两份合同,应该相信谁?| 法官札记


点击关键词

直达历史精选


我为群众办实事 / 法官札记 / 青法说案 / 执行一线纪实 / 齐心战疫 / 法官权益保障 / 助企纾困诚信兴商 / 股权激励 / 高温津贴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